“元宇宙”到底是一场昙花一现的狂欢,还是人类终将走向的未来?
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2018年执导的电影《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海报(图片源自网络)
如果要评选2021年的全球热词榜,“元宇宙”(Metaverse)一定名列前茅。
这个充满未来感的名词,从科幻世界一路杀进现实世界,到2021年底彻底火出圈,成为科技界、投资界和传媒界都津津乐道的下一件大事。
新加坡《海峡时报》将“元宇宙狂热”,与虚拟货币和新能源汽车一起,并称为2021年三大科技赢家。
随着各大科技巨头纷纷押注元宇宙为下一个风口,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如果个人电脑互联网是互联网的1.0时代,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2.0时代,元宇宙就将开启互联网3.0时代。
据彭博社估计,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在3年后将达到8000亿美元。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更预计其在2030年的市场规模会攀升到1.5万亿美元。
元宇宙,到底是一场昙花一现的狂欢,还是人类终将走向的未来?
元宇宙溯源
目前公认的元宇宙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
在他发表于1992年的代表作《雪崩》中,主人公希和(Hiro)是洛杉矶的一名披萨快递员,靠为黑手党递送披萨谋生,但只要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他就可以通过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Metaverse,即元宇宙。
这个虚拟世界有一套完整的经济系统,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其中可以娱乐、社交、消费、创作、交易,还可以在不同场景中穿梭。
《雪崩》所讲述的,就是希和在真实世界和虚拟空间里与病毒“雪崩”斗智斗勇的故事。这场斗争,跨界了历史、语言学、政治学、宗教、哲学、计算机、密码学等多个领域,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获得了1993年英国科幻奖和1994年科幻小说界最高奖项之一阿瑟·克拉克奖的提名。
2019年,美国HBO官宣将拍摄《雪崩》系列电视剧集。
除了创造出元宇宙这个名词,《雪崩》的另一个重大影响,还在于是“VR(虚拟现实)启蒙之作”,影响了整整一代硅谷高科技人。
脸书“虚拟现实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迈克尔·阿伯拉什和硅谷虚拟现实独角兽企业Magic Leap创始人罗尼·阿波维兹都是忠实的“雪崩粉”。阿波维兹甚至邀请斯蒂芬森担任公司的首席未来学家,专门研究虚拟空间的未来发展。
另一位提前演绎了元宇宙场景的人,是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他在2018年执导的电影《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如今看来,这部电影就是一部元宇宙全景秀。
这部改编自恩斯特·克莱恩同名畅销书的电影,同样是一个充满科幻感的故事。2045年,人类社会人口膨胀,污染严重、腐败横行、战乱频仍、能源枯竭,生存环境极端恶化。人们为了逃避现实,纷纷戴上VR装置,沉浸在电玩设计大师詹姆斯·哈利德创造的虚拟世界绿洲之中。
哈利德在生前给玩家们设计了一场寻宝大赛:谁能在绿洲中找到三把钥匙,寻得金色彩蛋,就可以继承他的财产,并且获得绿洲的控制权。主人公韦德·沃兹和他的四个小伙伴历经艰险,一路闯关,与贪婪的商业组织对抗,最终得到彩蛋。
韦德·沃兹、小伙伴和绿洲,构成了好莱坞版的元宇宙时代畅想曲。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20年前,在《雪崩》作者斯蒂芬森的设想中,元宇宙即是“能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的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如今,已率先推出能够承载元宇宙愿景虚拟平台的美国芯片业巨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则将其简化为一句话:“人通过VR技术进入有一套新经济体系的虚拟世界”。
美国游戏平台、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罗布乐思(Roblox)首席执行官巴祖基认为,元宇宙有八大基本特征: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
已宣布全力转战元宇宙赛道并为此将公司改名的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说:“你可以把它(元宇宙)看作移动互联网的继承者,但在那里你不仅仅是浏览内容,而是置身其中。”
同样明确表示了对元宇宙兴趣的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曾在内刊《三观》上撰文写道:“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无论是从虚到实,还是由实入虚,都在致力于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的体验……随着VR等新技术、新的硬件和软件在各种不同场景的推动,我相信又一场大洗牌即将开始。就像移动互联网转型一样,上不了船的人将逐渐落伍。”
阿里巴巴达摩院的谭平则在名为《元宇宙是下一代的互联网》的演讲中说:“元宇宙就是VR/AR眼镜上的整个互联网。VR/AR眼镜是即将要普及的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而元宇宙则是互联网行业在这个新平台上的呈现。”
北京大学教授胡泳这样总结元宇宙:“它是虚拟世界、设备、服务、软件等的大集合。互联网是一套广泛的协议、技术、管道和语言,再加上访问设备和内容,以及它们上面的通信体验。元宇宙也将是如此。”
全球性元宇宙狂热
说全球陷入元宇宙狂热,毫不夸张。
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在宣布推出能够承载元宇宙愿景的虚拟平台Omniverse之后,股价一飞冲天,在今年10月超越台积电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到11月初,它的市值首次超过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市值一度冲破8000亿美元。
美国虚拟游戏平台公司罗布乐思(Roblox)因具有显著元宇宙特性,今年3月在纽交所一上市即受到资本市场热捧,首日估值就超过380亿美元,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
10月28日,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直接宣布将改名为Meta(即元宇宙中的“元”),全力转战元宇宙赛道。
中国的科技巨头也纷纷蓄势待发。
腾讯早在2020年就参与了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融资,随后将其引入中国市场,主打沉浸式教育功能。
今年8月,字节跳动斥巨资收购VR创业公司Pico,被广泛认为是为进军元宇宙做好准备。百度则已上线了一款名为希壤的主打元宇宙概念的虚拟社交App。
网易创始人丁磊说,网易已做好元宇宙的技术和规划准备,等到时机成熟的一刻,“网易可能跑得比谁都快”。
11月18日,“张家界元宇宙研究中心”挂牌仪式举行,张家界成为中国首个设立元宇宙研究中心的景区。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家界研究元宇宙是认真的,目的是为游客探索出更加精彩的旅游体验,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创造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
股市也掀起了一阵元宇宙狂热——A股市场上元宇宙概念股在11月初也曾受到资金追捧,有相关概念股票涨幅超过60%甚至80%。
编辑搜图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发表于1992年的代表作 《雪崩》(图片源自网络)
元宇宙,真危险?
有意思的是,元宇宙的最早提出者、未来学家斯蒂芬森却似乎并不想参与这一波元宇宙狂热。
脸书宣布转战元宇宙之后,斯蒂芬森在自己的推特账号上写道:“有件事现在越来越乱套了:脸书要涉足元宇宙这件事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是用了我在《雪崩》中创造的一个词而已。我和脸书之间没有任何交流或者商业联系。”
最新出炉的冰岛旅游广告,则巧妙地把元宇宙调侃了一番。广告中说,去冰岛游玩,“是一个与世界联结的革命性手段,但又不会太奇怪——在‘冰宇宙’,有你肉眼可见的天空,触手可及的火山岩,以及可以从安全距离观察的巨大的间歇泉。”
言下之意,“冰宇宙”里是真正的大自然,而不是虚拟的一切。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表示,对于元宇宙,要持一种怀疑但不嘲讽的态度。
一方面,有一个历史事实不容置疑:每次计算机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目前人类已经站到了全面进入3D时代的入口。谷歌地图早就可以用3D形式显示真实世界中的街景,游戏业以3D虚拟世界为卖点已经很多年了。如今每月有2亿用户在Roblox平台上玩游戏,用真实世界的钱购买虚拟世界中的商品。
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一波硅谷新潮流都会自动成功,更不能认为一个充分发展的元宇宙一夜之间就会降临人间。
元宇宙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从各种人工智能、3D技术、语音与手势识别,到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最终的实现需要多行业参与和长时间磨合。
《经济学人》写道,正确的态度应是:“一个元宇宙模样的东西,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成形,这个概念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以代表作《三体》知名的中国科幻作家、2018年阿瑟·克拉克奖得主刘慈欣更直言他对于虚拟空间过度发达的担忧:“在IT所营造的越来越舒适的安乐窝中,人们对太空渐渐失去了兴趣。相对于充满艰难的真实的太空探索,他们更愿意在VR中体验虚拟的太空。”
刘慈欣眼中,“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Facebook”,这才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未注明原创或者元飞船的文章,皆转发自第三方作者,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飞船www.yuanfeich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